置业此其时/冷眼

《南洋商报》刚推出的“南洋产业网”不但合时宜,而且对产业公司和有意置业者,都是一个好消息。对产业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将他们产品广为宣传的好管道,对有意置业者,这是一个获得较完整产业资讯的好平台,所以这是产业界的好消息。 当我在《南洋商报》担任经济组主任和总编辑时,已故董事经理卓振强先生常常对我说:“广告也有新闻价值。” 离谷底已不远 是的,报纸是大众媒介,传达资讯是它的天职,无论是通过新闻报道或广告,所传达的都是大众所需要知道的讯息,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但目标却是一样的——传达讯息。 《南洋商报》现在推出“产业网”正合时宜,因为: (1)经过3年的持续下跌,产业即使还未跌到谷底,相信距离谷底也不远了。 (2)许多股市菜鸟在股市赚到了钱(当然也有许多亏了钱),相信不少会利用盈利购置产业自住或投资,“南洋产业网”将是他们获取产业资讯的平台。 我曾在一篇叫“写给30万股市新人”的文章中提到,菜鸟保住盈利的最好方法是利用盈利作为头期购买产业供自用或投资,“南洋产业网”将是他们获取产业资讯的最好途径。 产业还会跌吗?新置业者都想知道答案。没有人可以斩钉截铁的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根据我对产业的认识,我认为产业再跌的可能性已不大。理由是: (1)经过3、4年的下跌,那些产业投机者已被淘汰,剩下的是那些有持守能力的投资者,他们不会贱价抛售。 (2)利息已跌到极低,即使未到谷底,距离谷底也不远了。利息低,产业价格多数上升。其实,现在新加坡和欧洲产业价格已开始上升,相信冠病疫情结束后升幅更可观。 中价产业抢手 (3)产业的建造成本——土地、建材价格都在上升,如果产业价格再跌,发展商无利可图,在疫情严重下,他们不敢建造更多屋子,以免卖不出而出现周转不灵,在供应逐渐枯竭情况下,产业价格很难再跌。 (4)是的,还有大批建好的屋子卖不出去,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那些都是高价的共管式公寓或是服务公寓,有地产业,尤其是中价排屋或是中价公寓售价并未下跌,只是销售速度缓慢下来而已。 我所认识的一名中型发展商在市区边缘建中价排屋,一推到市场就卖出近60%,现金流问题已解决,剩下的就不肯降价贱卖,这是个典型例子。我相信高价公寓,尤其是面积小的服务性公寓,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被消化。有意置业的受薪者,最好不要等到市场吸收完全部的过剩产业时才购买,因为到时,中价产业(尤其是有地的)价格已窜升了一截。所以,我认为现在是买产业的适当时机。 (5)国家银行限制贷款额,是造成产业滞销的原因之一,但我相信这个措施不会永远的持续下去,一旦解除或是放宽,产业必然窜升。 智者乘低入场 (6)屋子不是可有可无的消费品,而是必需品,永远有市场,在需求不断的趋势下,市场迟早会出现供不应求,届时另一个产业循环就开始了。明智的投资者应该乘现在市场淡静时入场,这样不但风险低,而且回酬更可观,股票投资如此,产业投资亦然。 (7)产业是同时具备自用又可以投资的资产,正如马来谚语所说的:“一面游泳,一面喝水”,这才是智者之所为。 (8)通货膨胀下,产业价格长期来说,只会起不会跌,股票投机(不是投资)亏本的多如牛毛,很少听说投资产业亏本的。 让“南洋产业网”帮助你获取正确的置业资讯 https://www.enanyang.my/名家专栏/置业此其时冷眼

“年均复合增长率”致富关键(下)/冷眼

③ 现在再看看财长的“百万论”。  财长说每月存500,年利6%,40年(到退休时)可成为百万富翁。  财长的原意,相信是劝告公积金局会员不要提出公积金,以免到老时所获公积金太少,不足以养老,用意应该是好的,但一般人把眼光盯住“每个月500令吉”这句话,指财长不知民间疾苦。 先存后花免成“月光族” 老实说,刚进职场的人,月薪可能只有一,二千令吉,每月要储蓄500令吉将会使他们捉襟见肘,实在不容易,我认为与其规定每月500令吉,倒不如设定每月储蓄薪水的20%。而且每月领薪后先拨出薪水的20%作为储蓄,如果起薪为2000令吉,每月存400令吉,但当薪水升至5000令吉时,每月存20%就是存1000令吉,可以弥补初期存款不足的缺点,也不必活得太苦。 要克服爱花钱的人性弱点,我建议学巴比伦人那样,每次领到薪水之后,先存20%,剩下的才消费,这样持之以恒 ,才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如果花了以后才存剩下的钱,多数会变成“月光族”。  人生有一种现象,年轻时享福的,到老时会捱苦,年轻时肯吃苦,老年时才会享福。要先苦后甜,还是先甜后苦,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与别人无关。  财长以6%(复利)为准,我认为太低,应该以10%为投资回酬目标,如果能做到,黄子伦所提的12%(复利),当然是最好(见12/3言论版的“储蓄投资千万”不是梦),以我的经验,是要有投资经验的人才能做到,真的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  能捉老鼠就是好猫 ④ 综合①②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  ①无论是投资黄金,投资股票,或是财长的“百万”梦,都一定要记住:如果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太低,比如黄金和定存的1.96%,或是玻璃市种植的0.88%,又或是财长所提出的6%,都无法解决受薪者的财困。 要克服老年“钱不够用”的窘境,就一定要投资于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较高(10%-15%)的资产,惟有成长潜能的资产,才有希望取得较高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这就是巴菲特认为“投资黄金很愚蠢”的原因,因为伯克夏数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 所有的富翁,都是靠投资取得较高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成为富翁,没有一个例外。 能不能够成为富翁,“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关键所在。  ②根据①的原则,则到底应买价值股还是成长股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我们不要去理会是价值股、成长股,还是蓝筹股,只买能够取得较高年均复合增长率(最好以12-15%为目标)的股票就行了。 恒心坚持美梦成真 股票只不过是达致财务自由(包括成为百万富翁)的工具而已。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管他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同样的,管他是价值股、成长股还是蓝筹股,只要能帮我们取得12-15%年均复合增长率的就是我们要投资的股票,其他的都是次要的问题。 当然,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股票投资很简单,但不容易。要长期取得12-15%年均复合增长率不是大家所想像的那么容易”,不肯下工夫的人,休想做到。但如能做到,财务自由唾手可得。  ③要“财务自由”好梦成真,恒心、坚持是关键所有,财长所说的“每月500”是说40年(480个),每个月都存500令吉,6%的成长是每年都取得6%的年均复合增长(CAGR),老实说,在波动激烈的经济中,说来容易做来难,公积金能取得6%(长期)的增长率,是集许多专家的脑力才做到的,新加坡的政府投资基金,每年取得约9%的回酬,我脱帽致敬。 总之,受薪者无论采用那一种投资管道,都一定要有坚持的意志力才能取得较高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而且要亲自操作,长期付出精神和劳力,才会有成绩。 记住,钱是要自己去赚的,别人没有替你赚钱的责任或义务。原因很简单,你赚了钱,别人没得到什么,你亏了本,痛的是你,别人嘛,无关痛痒。

应买价值股还是成长股?(上)/冷眼

最近有三件事,引起我的兴趣:  ①南洋商报3月17日的社论题目:“巴菲特:投资黄金很愚蠢!”  ②同一篇社论中抛出一个问题,值得所有投资者深思:“2008-09年金融危机以来被压抑的价值股是否会主导下一轮牛市?”  ③财政部长说:由进入职场时起,每个月存500令吉,以6%的年均复合增长率,40年后退休时可成为百万富翁。  表面上看起来,这三件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都有联系,请听我细说。 买黄金“愚蠢”有二因 ① 首先是:巴菲特为什么会说“投资黄金很愚蠢”? 理由是4年前每安士黄金价为1400美元,现在是1700美元,10年的年均复增长率为1.96%,大约等于现在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  假如你把1400令吉存入银行当定期存款,年利率为1.96%,利上加利(复利),10年后可取回1699.91令吉。  所以,买黄金作为投资,跟把同额款项作定期存款,回酬不相上下。  问题是:黄金价格有波动,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能不能够取得1.96%的回酬,就很难说,而定期存款所取得回酬是肯定的,没有风险,故从投资回酬的角度看,定存低于买黄金。  我们知道,没有人可以靠定存利息致富,因为要致富,年均复合增长率要比较高(比如10%-15%),而且是要回酬稳定才能做到,黄金没有这两个条件,故买黄金作为投资是“愚蠢”的。 非蓝筹股就值得买 ②现在让我们看一看社论所抛出的一个问题:在未来10年中,价值股和成长股,那一种可能主导牛市?  如果如社论所问的:“价值股抬头,要是继续飙升,会否推翻过去10多年来增长型股票的主导优势?”  又说:“过去10年极不受待见的能源指数,今年来上涨了38.58%,银行金融上涨27.8%,年初至今,福特上涨40%,特斯拉下跌近18%。”  “疫苗面市后,投资者将注意力转向企业的基本面,涨幅逐渐转向有盈利的公司”。  显然这位主笔是在暗示价值股将“成为下一轮牛市的赢家”。我希望我没会错意。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散户应弃成长股,买价值股。  这样的做法对吗?  要兼得价值与成长 我在去年月出版的“决战股市终极方案”一书中,第一篇就是“郭鹤年的股票值得投资吗 ?”结论是郭鹤年的旗舰企业 “玻璃市种植”是最佳蓝筹股(价值股),但不适合散户买作投资。  理由是在过去11年中,玻璃市种植的净利年均复合增长率只有1.66%,股价只由RM15.96涨至17.58,只起了1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0.88%(不到1%),甚至不如投资黄金和定存,散户如何致富?如何能达到财务自由?  当我50年前开始进入股市时,股市老前辈对我说:“股票嘛 ,只要买蓝筹,长期收藏,就可致富”。我当时奉为金科玉律,但我是基本面的忠实信徒,就没买价值股,也就是遵从基本面选出的股票(这就是我写“谈价值基本面和成长”一文的原因,因为我发现有不少人分不清这三者的含义)。 但持守多年,所获微不足道,我开始怀疑买一般人所迷信的价值股(蓝筹股都是价值股)是不是明智之举。  后来我翻读大量的资料,苦苦思索,发现如果没有成长,买蓝筹股,尤其是本益比高的蓝筹股,根本不可能达到财务自由,所以我不买蓝筹股,转而买成长股。但我附带两个条件,有关成长股必须要有股息(D),而且股价(P)合理。 …

谈价值基本面和成长/冷眼

许多投资者,对价值和基本面,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对于到底应该采用价值投资法还是基本面投资法,无所适从。 实际上,他们没有在价值与基本面之间,作出抉择的必要。因为基本面是达致价值的手段而已,换句话说,基本面因素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价值。 请允许我打一个比喻: 投资者是学生,价值是考试的得分,而基本面就是考获高分(或低分)的条件。 这名学生在某一科中考得高分(比如90分,甚至100分),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他很用心听课,很勤力温习,又很聪明……这些都是他考得高分的基本面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基本面”,因为没有这些因素就不可能考获高分,高分就是“价值”高。 当我们要判断一名学生是不是优秀生时(通常称为“学霸”)我们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就直接看分数,高分就是优秀,低分就是不优秀,第二种是看他平时是否用心听课,是否勤力温习,又是否聪明。 如果是还没有考试,我们也可以从他具备这些条件,判断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生。所以,要判断这名学生是不是优秀生,我们既可以看分数,也可以看他考获高分的条件,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两种投资法无矛盾 判断一只股票是不是优质股,我们可以直接了当的看数字,比如价值2令吉、3令吉。也可以从有关企业的基本面来看,比如成长、股息、现金流、业绩纪录等。从这些基本面因素来判断一只股票的优劣,然后作出投资决定,前者叫价值投资法,后者就是基本面投资法,两者并无矛盾。 那么,有人把股票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似乎投资者只能在这两类股票中选择一种,那又怎么说? 价值股投资者作出投资法定的依据是“价值”,而成长股投资者的依据是“成长”。 成长其实只是基本面因素之一(其他为股息、现金流……等),而基本面是创造价值(通俗的说法是“创富”)的手段而已。所以,我认为较恰当的区分是价值投资法和基本面投资法,以价值和成长区分是不大恰当的。 股市中人习惯地将股票区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其实是已把基本面包括在“价值股”之中了。 “成长股”多少含有贬意,这是因为“成长股”很容易沦为“投机股”,因为大多数成长快速的企业,负债都相对的较高,而业务尚未稳当,业绩大起大落,风险较高。 成长股易变投机股 债高而业绩不稳定的企业遇到经济风暴时,生存率较低,所以“成长股”与“投机股”常被划上等号,尤其是在纳斯达克的成长股倒塌之后,“成长股”常被视为高风险股,稳健投资者多数不沾手。 我当然了解“成长股”的缺点,所以,在“终极方案”(GDP + PRC = W)中,我把股息包含在创富部分(GDP)中,就是要弥补“成长股”的缺点。 所派股息的成长股,表示净现金流强劲,净现金流强劲反映了有关企业的“资本开支”较低,而“资本开支”较低的企业,负债通常较低,而业务也相对的较稳定,这样的企业如果有合理的成长的话,就是创造价值的理想企业。 过于乐观易被套牢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长股(即使是有派股息),都是理想的投资对象。 值不值得投资还要看股价(以本益比判断)而定,即使是最佳成长股,如果股价高得离谱(本益比六、七十倍,甚至百倍),也不值得投资,因为股价已反映了多年(五、十年)后的价值。这就是我把股价(P)列为终极方案“创富部”的主因。 在过去数个月中,部分成长股(多数是科技股,部分是医疗用具股),股价暴升十数倍,大部分(不是全部)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前途过于乐观,是不实际的,投机的成分较高,到将来业绩表现不符理想时,股价多数会打回原形,被套牢者可能5年、10年后都无法回本。股市菜鸟最好提高警惕。 https://www.enanyang.my/%E5%90%8D%E5%AE%B6%E4%B8%93%E6%A0%8F/%E8%B0%88%E4%BB%B7%E5%80%BC%E5%9F%BA%E6%9C%AC%E9%9D%A2%E5%92%8C%E6%88%90%E9%95%BF%E5%86%B7%E7%9C%BC-0

少了基本面10赌7输(下)/冷眼

股市是一个风险较高的投资管道,一般人不敢轻易冒进,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27、28岁初进股市时的心态也是如此,这就是股票交易所在前年发动“投资大马股市”的全民投资运动时,反应不符理想的原因。那时交易所发现银行有8000亿令吉的定期存款,存款者就是按兵不动,交易所也无计可施。 这8000亿令吉的存款人,多数是受薪者,缺乏理财观念,不敢投资,他们其实是在给富人做慈善,因为银行把这8000亿令吉借给富人投资,收取更高的利息,而富人则取得更高的回报,所以定存者是在做慈善,而受益的是银行和富人,他们本身只得到不足2%的回报。银行降利息,主要受益者是企业,并非存款人。 存款人将1000令吉放进银行作定期存款,以目前1点多巴仙的利率,这1000令吉存款,要经过30年才能收回2000令吉,试问受薪者,有多少个可以赚取薪水的30年?难怪大部分受薪者,退休后都要靠儿女养老,万一儿女不孝顺,或是跟长辈不咬弦,这些人的晚年就很凄凉。 受薪者必须学投资 所以,受薪者一定要学习投资,追求比定期存款利率高数倍的回报,才能加速财富的增长,在退休之前,拥有较厚实的财力,这样才能过有尊严的晚年(请参考拙作《股票投资正道》中《度晚年有尊严》一文)。 然而,适合受薪者的投资管道有限。主要管道为产业和股票,如今这30万新人进入股市,我肯定他们做了有智慧的选择。 产业肯定也是很好的投资管道,但那是另一个课题,这里且不谈,只谈股票,因为这是我熟悉的。 这30万股市新人,相信大部分在这一轮的股市赚到钱,这是可喜的事,因为没有初期的成功以及快速得利,无论你怎样劝说,他们都无动于衷,不肯投资股票,错过了股市这一条投资管道,所以,让他们一进入股市就获利,他们才有一个好的开始,所以,我认为30万大军涌入股市,是好事,绝对是好事。 但是,我要在这里给新人恳切的忠告,也许这忠告并不中听,但如果我不提醒这些新人,我就有失作为股票研究人的责任。 获利保利再冷静学习 股市菜鸟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股票投资存有不实际的观念,以为股市是快速致富的捷径,正如股市研究泰斗本杰明·葛拉罕所说的,股市短期是投机,由情绪决定成败,长期来说,股市是天平,由轻重决定胜负。在股市50年,我可以肯定,这是很好的比喻,我在《决战股市终极方案》有详细解读,这里不再赘述。 我给30股市新人的劝告是: 1)请珍惜你们已取得的盈利,如果你们能保住这些盈利,你们就有机会再上一层楼,为你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财务基础,人生就不一样了。 2)要乘胜追击,利用目前的基础,巩固你的财务实力,然后更上一层楼。 3)要做到“更上一层楼”,就一定要放弃轻敌的心态,要切实下功夫做功课,如果你只懂得一路向前冲,不肯冷静下来思考,又不肯做好功课的话,尽早会前功尽弃,打回原形,那真的是太可惜了,人生的机会不多,你们现在取得的突破,真的是很难得,一定要设法保住,在得而复失时才来痛心疾首,那就太可惜了。我真的很希望你们遵守《终极方案》投资,尽可能避险,致力避险。因为《终极方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如何创富,第二部分是如何“保富”。 4)目前的股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股市,在这样的股市中赚钱,而且赚大钱的人,其实已具备投资成功所需的特质:一、反应敏捷,目光如炬;二、有知识;三、有胆色,——过人的胆色,敢于冒险;四、还要有点运气。 这是短期成功的要素,但要长期成功,单有这些特质是不够的,短期的胜利,不一定能保证长期的胜利,要在股市中长胜(不是百战百胜,而是胜多败少),就一定要做到两点:一、持续不断的做功课,思考,减少错误;二、要努力的淬炼你的内在修养。我在我所写的书中已不断重复,已很噜嗦了,这里不想再多说。 不做功课不如买产业 如果你不肯做功课,总是靠听传言、谣言投机,我希望你们把赚到的钱,趁目前低迷产业市场,买一间房屋供你的家人居住,这样就真的保住你的盈利了。 请记住,长期在股市中冲刺,不做基本面功夫的投资者,在10个人当中,有7个亏本,2个打平手,1个赚钱。请你询问你的股票经纪,在他众多顾客中,长期来说,有多少个赚到钱,你就会相信这7:2:1的说法是真实的。 –source–

十年一遇投资机会/冷眼(下篇)

为了遏止冠状病毒病的扩散,保护人命的安全,我们一定要遵行政府实施的行动管控令,留在家里。 我国经济受到冲击,企业界,尤其是雇用员工最多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严重打击,《南洋商报》3月26日封面版的一个标题“现金不流快断气”,令人怵目惊心,试想,万一管控令一再延长,企业真的断气,被迫裁员,员工失业,若财务基础变弱,家人生活怎么办?真得不堪设想。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已没有照顾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能力,我们作为第三世界的老百姓,除了设法自己照顾自己之外,别无他法。 受薪者尽早做两手准备 所以,受薪者一定要有忧患意识,提早为家庭和自己的晚年生活作好准备,这种准备工作,越早开始越好。受薪者这种准备工作,可以双管齐下,一方面努力增值,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这是对职业的最佳保障,一方面一定要学习投资,为自己建立一份被动式的收入,这份被动式收入,应该跟着职龄及收入,逐步提升,到退休时,数目达到财务自由之境,使退休生活有足够的保障。 对普通受薪者来说,建立被动式收入最普通及较易做到的,是投资产业和股票。 无论是投资于产业或股票,都要把握适当的时机,才能加速个人财富的增长速度,早日达到财务自由的水平。 无论是那一种投资,投资者都需花精神和时间去研究和思考,并且不断的累积经验,才有希望做得较为成功。我一向专注于股票,所以只能在这方面跟大家分享心得,至于产业投资,当然也是一条很好的投资管道,我留给有识之士去提供意见,我就不置喙了。 股票投资要成功,投资一定要在开始时就设定终极目标,就是借投资股票累积财富,由小至大,到退休时达到财务自由,使晚年生活有足够的保障。我一向主张投资而非投机,是因为投机很难达到累积财富的目的。 在投资的漫长过程中,投资者一定要时时刻刻记住:你是在做生意,只是你没有去管理这盘生意而已。 你没有参与管理这盘生意,是因为你的股份太小,没有达到“话事”的水平,另一个原因是你也没有管理这盘生意的能力,作为一个受薪者,你如参股的是与你的职业完全无关的生意,所以你是外行人,没能力管理这盘生意,所以你把这盘生意交给专业人士替你管理经营,赚了钱之后按比例分红(股票)给你。 整个概念,就是这么简单,但股市中人90%以上忘记了这一点,走上歪路,自然无法达成累积财富的目标。 反向投资回酬超越大市 股票投资要取得超越大势的回酬,就一定要采取反向投资策略,道理很简单,既然股票就是公司的股份,则投资的成本越低,回酬越高,所以,“入股”(买进股份)的价格越低,则回本越快。 在别的投资管道中,投资者的“入股”成本,很少有跟价值相差很大的,比如产业,价值100万令吉的屋子,你可能因为屋主急于脱售,而以低于市值的价格买到手,但股票市场则不是这样,明明值得3令吉的股票,由于股市崩溃,投资者惊慌失措,你竟能以1令吉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这一方面是卖家情绪化,信心崩溃,一方面是因为对有关企业没有认识,或是太短视。 所以,在股市中,以超低价格买进股份(股票)的机会,比别的投资管道(如产业)高得多。 半世纪投资才遇到4次 这种机会10年才出现一次,在我50年的投资生涯中,这是第四次。 第一次是在1987年,原产品齐齐暴跌触发熊市;第二次是在1998年,在南亚货币风暴引发大熊市,吉隆坡指数由1300点跌至260点;第三次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风暴掀起全球金融海啸!这些大熊市很神奇的是每10年发生一次,故目前这第四次应该落在2018年,投资界的大佬及经济学家,在此之前已发出警告,说此次的熊市将比30年代华尔街崩溃引发的世界大萧条更加惨烈。 2018年来了又去,竟然平安无事,当城市中人松懈下来时,两只黑天鹅竟在鼠年伊始时降临——冠病和油市崩溃,形成全球性浩劫。 在过去的熊市中,人们所损失的是财富,此次则性命不保,难怪人们的恐惧超过过去的所有灾难。 这场战争,比人对人之战更加难打,因为病毒不但小到肉眼看不见,而且是天敌(至今没有特效药),又是行踪飘忽,随时会攻击人类。 股票投资,在平安无事的岁月,要取得超常的回报,要有技巧、智慧、经验、眼光和快捷的行动,谈何容易,在目前这样的熊市中,只要两样就够了——眼光和胆识,眼光是从芸芸众股中,相中最有潜能的股票,胆识是要克服恐惧心。 股市危机捞金须有胆色 受薪者一定要有冒风险的胆识,充分利用股市危机,提高年均复利增长率,以加速财富的增长速度。多数受薪者在退休时无法达到财务自由之境,年均复利增长率过低是主因。把钱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年利3.5%,以复利计算,也要20年才能增加一倍(1000令吉增至2000令吉),怎能达到财务自由呢?所以只听过有投资致富的人,没听过有靠定存利息致富的人,富人与穷人的分别就在于富人利用别人为他创富,穷人为别人创富。 两只黑天鹅催生了一场浩劫,股市受重创,制造了10年才出现一次的投资良机,苏州过了没船搭,投资者如果错过了,恐怕又要再等10年,人生有几个有用的10年呢?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来创富。我写本文只为提醒大家,不要因为恐惧而消极对待股市,这样会错过投资良机。 股市还有下跌的空间,大家无须迫不及待的下手,应耐心等到投资者一致悲观绝望,股价跌至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时,才是下手的最佳时刻。 Source: https://www.enanyang.my/?p=1388077

两只黑天鹅触发浩劫/冷眼(上篇)

两只黑天鹅,触发了全球的一场浩劫——人命的丧失和经济的损失。 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数千年来,都认为天鹅是白色的,直到约900年前,一名荷兰探险家,无意中在澳洲西部发现一只黑天鹅,才彻底打破了“天鹅都是白色的”的印象。从此以后,黑天鹅被西方人用以形容突发事件,这类事件有三个特征:①在发生之前,完全没有痕迹,几乎是凭空而出;②对历史有重大的影响;③事后可以找出根源。 黑天鹅未必是灾难 黑天鹅事件未必是灾难的,凡是具备上述三特征的事件都可称为黑天鹅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9·11世贸大厦被恐袭、电灯电话的发明、手机的出现、互联网的产生都是典型的黑天鹅事件。(见Nassim Nicholas Taleb的著作“The Black Swan”)。 一只黑天鹅,已足以翻天覆地,此次两只黑天鹅同时出现,触发了人类一场世界性的浩劫,是谁也没法预料得到的。 这两只黑天鹅,就是冠状病毒病瘟疫和石油市场的崩溃。 中国人忧患意识深 在瘟疫之战中,中国为什么会做得最好? 答案是:中国数百年来面对无数的天灾人祸,受尽凌辱,忧患意识特深,一见灾难冒现,就如惊弓之鸟,立刻采取最严厉的行动应付。 为什么欧美面对浩劫,手忙脚乱? 我的看法是: ①欧美都养尊处优太久,养成了“太子爷”的心态,没有忧患意识,疏于防患,反应迟钝。 ②此次打击最大,死人最多的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都是过去的殖民地宗主国,靠搜刮殖民地的财产创造了优裕的生活,缺乏应变的能力,只有德国,在二战的废墟中崛起,政府和人民都有警惕心,故在此次瘟疫中死亡人数较少。 ③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都是文化艺术深厚的国家,人民崇尚艺术,爱好自由,对灾难的防患及发生后的应对,都是最弱的。 ④在欧洲中,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都是濒临地中海的国家,气候温和,面对严寒气候的欧洲其他国家人民,都喜欢到这3个国家旅游,瘟疫的传染特快,这3国的医疗无法应付,只好听天由命。 为世人带来何启示 ⑤在冠病中死亡的多数是老人,这3个国家最多寿星公,在医疗不足以应付突变时,只好放弃没有经济价值的老人,以保住有家庭负担,社会赖以创业的中、青年人。许多在老人院颐养天年的老人集体死亡,实是人间惨剧。 ⑥美国死亡人数剧增,是因领导人傲慢自大,故自食其果。 这两个黑天鹅事件,给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的老百姓带来什么启示呢?且待明天分解 Source: https://www.enanyang.my/news/20200406/【冷眼】两只黑天鹅触发浩劫上篇/

【冷眼专栏】什么人不宜投资股票?

大马投资交易所发动“全民拥股”运动,目标是很高远的,但不易做到。“全民”实际上也没必要做到,因为在“全民”中,有些人根本是不屑,或是不宜投资股票的。 所谓“全民”,应该是泛指适合投资股票的人,包括有资金的非就业人口(例如退休人士),以及就业人口,但是,在这些适合投资股票的人中,有些是不会去买股票的。 例如: ①对股票根本没有兴趣。我们知道,我们的脑子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理性的,脑子这个部分发达的人会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等。他们是理性盖过感性的,这类人如果他们有改善物质生活素质的欲望,他们是会进行投资的,而股票可能成为他们的投资管道,他们会买股票。 脑子的另一个部分是感性的,这个部分发达的人会成为艺术家,他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往往会感情用事,不按理性考虑事情。这类人有些偏重精神生活,对物质生活需求不高,所以投资意愿不高,他们不会去买股票。有些也有提升物质生活素质的愿望,但对于属于理性的书籍,如投资理论、公司年报之类,总是看不下去;他们所喜欢的,是艺术味浓的作品,如诗、词、歌、赋、小说、散文、电影之类。投资是要读很多理论和分析的著作,才能成功的,不看理性著作的感性人,投资不可能成功,所以这类人不适合投资股票。 简而言之,脑子感性发达的人投资股票,失败概率高于成功概率,故不宜买股票。 ②商人不宜买股票。商人身在商场,对商业操作了如指掌,应该是投资股票的料子。问题是现金流是商业的命脉,现金流量不顺畅,将导致生意周转不灵,生意可能倒闭。如果商人将做生意的资金,用来买股票,股票价格波动激烈,在股价暴跌时,如果商人生意上需要现金周转,被迫贱价售股,套取现金作周转用途,他将蒙受严重的亏损。股票大多数是要长期枯守,渡过商场的风风雨雨,才有希望赚钱的,随时需要现金周转的商人,不应让资金“困”在股市中,影响其生意运作。 [AdSense-A 菜鸟肯学也能挖金矿 ③不愿做功课的人。由于对股票略识之无,缺乏经验,不宜投资股票。 不过,股市新秀因为对股票没有成见,不在此例,他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了如指掌,寻找资料比老兵快不知多少倍,更重要的是,他们年纪轻,吸收知识又快又多,学习能力强,一旦上手,成功机会高,速度快,是股市的可塑之才。对于那些虚心学习、上进心强的职场菜鸟,股市将是他们的金矿。 但有一个大前提:他们必须有正确的投资概念,如果他们概念不正确,偏离投资正道,自作聪明,钻旁门,走左道,股市将成为他们的坟墓。 ④对股票、股市存有偏见的顽固分子。他们之中有些是在股市中被烧伤,从此对股票/股市恨之入骨;有些则是听信消极之言,认为股市是赌场,股票投资是旁门左道,本身不去找出真相,也懒得去思考,他的脑袋有如铁桶,什么东西/道理都打不进去,这类人虽然数目不多,但确实是存在的,他们不适合也不会去投资股票。 在扣除了以上四类人之后,交易所要争取的“全民”人数,肯定大减,但无损于股市的重要性。 定存回酬远逊投资 在所有的投资管道中,没有一种是适合所有的人参与的,如果有的话,那肯定不是上乘投资管道,例如定期存款几乎适合所有人参与,但其回酬远逊于大部分投资管道,若不是有些缺点,也不必劳动股票交易所,去展开“全民拥股”运动,鼓励定存者提出资金投资股市了。 如果你发现自己是属于四类不适合投资股票的人,那也不必灰心,毕竟股市只是众多投资管道之一,股市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可以投资的管道,等待你去发掘,你只要肯花心思去寻找,一定可以找到适合投资的管道。找到之后,只要你专心致意于投资,同时持之有恒,肯定可以取得丰厚的回报。 但有一样是肯定的:如果你是打工仔,除非你学习投资,否则不易达到“财务自由”。 Source: 【冷眼专栏】什么人不宜投资股票?

【冷眼】乱世中怎样投资?(下篇)- 投资坚持“正道”

作为股票研究人及股票投资者,我一向坚持“正道”而行,“正道”就是: 作为股票研究人及股票投资者,我一向坚持“正道”而行,“正道”就是: 1. 对股市,我坚持“反向投资法”,也就是巴菲特所说的“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2. 对上市公司的股份(我不大喜欢“股票”,我较喜欢“股份”),我严守基本面投资法则。 在“乱世”中,如果你依此“正道”而行,把眼睛注视在“股份”,而不是注视在“股价”上的话,你会发现,现在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买股票,如果你能够遵守三个原则的话,你的投资胜算将大大的提高。这3个原则就是: 一、投资于好的企业 二、寻找好的合伙人 三、以好的入股价买进(股价越低,投资成本越低,胜算越高) 好企业为股份创富 1. 怎样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 答案是:能够不断地为股份创富的企业(不要忘记《南洋商报》是“你的创富伙伴”) 什么企业能为股份创富? 答案是:有成长的企业。 这个“成长”是指盈利的持续上升。 所以,在考虑购买“股份”时,一定要坚持“没成长,不要买”,你就错不到哪里去。 2. 怎样的“合伙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答案是:能够以股东利益为前提的合伙人,才是好的合伙人,那些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合伙人,不是好的合伙人,不要参股于他们的企业。不要跟他们做生意。 所谓“股东利益”其实很简单: (a)能使股份增值 (b)在情况允许时,自由现金流充沛时派发合理的股息——股息跟着盈利上升的企业是上选。 3. 怎样的“入股价格”才是合理的价格? 答案是:以本益比为准。 有成长的股份,本益比较高可以被接受,但只是“较高”,而不是高得离谱。 如果每年成长30%,而且长期如此,三十倍的本益比可以接受。 …